Isaac 2018上半年的書單

Sparksine
8 min readJan 5, 2018

2017年的上半年(Isaac 2017上半年的書單)以及下半年(Isaac2017下半年的書單)都跟大家分享了我的書單,當然,我十分貪心,除了以上的十本書外,我亦有看其他的書,如此一來,整個2017應該看了超過30本書。

不過,看了多少本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從中有多少得益。 上年看的書來說,我覺得對我產生最大影響的書是:精準學習、人類大歷史以及空洞的十字架這數本書。 它們讓我對自身以及社會有更深的認識。

2018年,我的目標仍然會放在思考、學習效率、應用心理學以及歷史上。 如果大家有這幾類的書想為我推介,非常歡迎你介紹一下。

以下是我2018年第一份的閱讀清單,我已經開始在閱讀了,你有閱讀清單嗎? 你開始了沒有?

引爆瘋潮:徹底掌握流行擴散與大眾心理的操作策略

我想看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覺得它的名字跟另一本熱門的營銷書:《引爆趨勢》十分接近,另一原因是我想看看到底有沒有研究以及證據顯示:一件產品或一個潮流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作為一個產品推銷員,我必須不斷地找方法去散怖我們的產品。 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立刻便打開了其中一個章節看看,那個章節跟《星球大戰》這個故事到底為什麼會火紅有關:因為它集合了很多很多已經十分火爆以及為人所熟悉的角色並以太空去包裝整個故事,讓這個故事成為一個既能夠產生熟悉感又能夠產生新鮮感的作品。

看到這裡,我想起iphone,回想一下當年Steve Jobs 介紹第一部iphone時,所介紹的說話:”Phone, Internet and ipod” ,一個產品,未必一定要很新鮮,它可以是一堆東西的混合體。 比如早前十分熱門的:發光燈氣球,就是:發光燈加上氣球。 混合起來。

到底這本書還有沒有介紹其他的方法呢? 看完跟大家分享。

書本介紹:(轉貼自博客來)

從《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到NETFLIX,
從《冰與火之歌》到「一世代」,
這些引爆全球狂熱的事物背後究竟有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關鍵因素?

曾獲選路透社「BLOGs TO FOLLOW」以及時代雜誌評選最熱門的一百四十名推特主的德瑞克‧湯普森在本書中揭露了所有爆紅事物的背後成因與推動行為,透過許多藝文、影視、管理、科學的名人訪問及全球爆紅的案例分析,讓爆紅再也不是秘密。

德瑞克在他多年的實務與研究中歸納出幾大重要發現:

1. 相似驚喜法則:人們都會試圖從事物中尋找熟悉或是似曾相識的元素,同時也期待能有驚喜的發生,將其融合更容易被接受。
2. 回饋科學:你無法務期人們喜歡點擊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觀察受眾的環境、研究如何在其環境中售出、從有意義的回饋中學習。
3. 天賦極限:你可以透過你的手機拍攝電影,或是上Youtube發表你剛錄好的歌曲,可是要成功,這些終究有其極限。《格雷的五十道陰影》的作者 EL James自我發行的格雷電子書賣出了25萬冊,但Random House卻幫她賣了1億本,你必須了解其中的極限差距。
4. 病毒行銷迷思:真正造成狂熱的事物從來都不是從病毒行銷開始的,而是像「大規模汙染」的形式擴散出去,想想超級盃的廣告為何是兵家必爭之地呢?

德瑞克在本書中鉅細靡遺地為你從消費行為心理逐層抽絲剝繭,透過精準的內容設定與行銷操作,將能夠使你更快更準確地提前鎖定消費大眾的需求,讓「遺珠之憾」也能成為明日流行趨勢!

鋪梗力:影響力教父最新研究與技術,在開口前就說服對方

第一眼看這本書,我不太了解它關於什麼。我是被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所吸引,聽下去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他就是傳奇作品:《影響力》的作者。 《影響力》這本書分析了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推銷員到底以什麼方法影響我們作出決定,連巴群的合伙人查理茫格都大力推介這本書,據說,茫格因為覺得影響力這本書實在是心理學界一本不可缺少的著作,為此,他向羅伯特送上了一股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的股份作為禮物(大約價值300,000 USD ,2018–1–5)。 就是因為這個故事,我不能不買這本書來看。

本書用大量的研究數據去分析以及解釋到底如何讓自己所推銷的東西變得更有吸引力。 舉例,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單單在網頁中設定頁面的背景圖便能夠有效地轉移客人的目光,把目光由價錢轉向品質上。

這本書,我很推介大家看一看,不論你是想影響人,還是想防止被人影響,這本書都能幫助你。

內容介紹:

唯有先做好說服前的準備工作,才能獲得最佳說服成果。

換句話說,要改變對方的「心意」,你必須先改變對方的「心理狀態」。

羅伯特.席爾迪尼博士曾經提出有效說服的6大原則 — — 「互惠」、「好感」、「社會認同」、「權威」、「稀少性」、「一致性」,讓說服成為一門科學,他也成為了當代最常被引用的社會心理學家。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經驗累積,這次,席爾迪尼博士找到發揮影響力的另一個關鍵前提 — — 「鋪梗」(Pre-Suasion)。頂尖說服者之所以技高一籌,用的方法正是透過鋪梗,也讓受眾在接收訊息之前,就已經處於比較容易被打動的狀態。

透過一貫風格,席爾迪尼博士融合了嚴謹的科學研究與平易近人的敘述方式,詳細解釋如何在傳達重要訊息之前,精準掌握、創造能夠帶來改變的「特許時刻」。他指出,改變聽者的態度、信仰或經驗其實並非必要,溝通者僅須在做出相關行動之前,先把受眾的注意力引導至對的方向就行了。

如何高效閱讀

很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方法提升閱讀效率。 實際上,什麼是閱讀效率,讀得快?讀得多? 怎樣才算是高效閱讀,我都沒有任何的概念。因此,我決定看一看這本跟高效閱讀有關的書,看看什麼是作者所說的閱讀效率以及提升效率的方法。

打開書本一看,作者對閱讀效率的定義是:閱讀速度 X 理解範圍 。 有人能用一天閱讀一本書,但他只能理解10%的內容,這不算是有效率。

在揭開書本數頁後,便是一連串的練習,每一章都是練習,練習以最快的速速閱讀以及以最快的速讀去理解書本的內容。 老實說,在看過這麼多本跟閱讀效率有關的書,這一本算是最多練習、最能被應用的一本書。

閱讀這本書需要工具,工具就是:另外一本書、筆以及計時器。 因為,本書的練習就是要求你應用它的方法去計時閱讀另一本時並作記錄,務求令你的閱讀速度提升。 如果你相信閱讀以及理解速度能提升的話,這本書應該適合你。

盜賊史觀下的中國:從劉邦、朱元璋到毛澤東的盜賊皇帝史

這本書的名字吸引了我,由日本人所寫的歷史書。 作為一位對歷史有濃厚興趣的我,很想看看這些由草根上位的皇帝或領導人的成名故事。

無可否認的一點,這本書的設計以及標題用得相當好,一看到它我便忍不住想買下。

書本介紹:

「中國有一個盜統,柳下跖、陳勝、劉邦、張角、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毛澤東,相繼不絕。」 — — 高島俊男

中國歷史上有兩大內部勢力,即「紳士」和「流氓」。紳士是知識分子,他們成為官僚或政治家,構成統治階級,追求「道統」。流氓則是社會遊民,聚眾結黨成為盜賊,並可能成為皇帝,實踐「盜統」。半部中國歷史,就是「道統」粉飾「盜統」的歷史。

而《盜賊史觀下的中國》就以中國的五個盜賊皇帝 — — 劉邦、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與毛澤東 — — 探究這種「盜統」究竟如何形成。

好青年哲學讀本

我本人絕對是 好青年荼毒室 — 哲學部 的粉絲,喜歡它的文章有深度而且接地器。 這本書其實已經在我的書櫃一段時間了,但由於書本實在太多,我未能有時間看。 就利用這個2018年,把它看完。

這是一本不錯的哲學入門書,文句很容易明白。但是,易明白都需要時間思考。 無論你讀書的速度有多快,哲學書都需要我們花時間去思考,這就是哲學書最吸引的地方。 它不會給你答案,它會引你思考。

書本介紹:

二千多年前,哲學家蘇格拉底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卻慷慨就義,把毒藥一飲而盡;

今天,一群中毒已深的青年建立荼毒室,仍景仰哲人,盼哲學延續不息。

追問生命、世界、語言、科學、倫理、知識、政治等種種世間事物之本質;
誓以閱讀、寫作、思考、討論、分析、反省、交流來荼毒循規蹈矩的青年。

十三個中毒青年,十三個哲學課題;
事無大小,有深有淺,古今中外,無所不談。

我的2018年,最先會看的書就上這五本,你的書單又是什麼呢? 你準備好書單了嗎?

文: Isaac Wong

如果覺得不錯的話,希望你能給我們一些掌聲,讓我們有更大的動力為你寫更多優質文章。

接受 Sparktake電子報:

www.sparktake.com/newsletter/

--

--

Sparksine
Sparksine

Written by Sparksine

城市人經常會因為忙碌以及不知道看什麼而放棄閱讀。Sparksine每週為你選一本書以及整合當中的重點內容。讓你能在忙碌的生活享受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