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讀書法則

Sparksine
3 min readJun 27, 2017

--

很多人認為閱讀應該要一氣苛成,因為這樣可以保持高效的專注力,偶然的分心比如旁人的滋擾或電話的通知絕對令人感到煩厭。大家可能會和我一樣在閱讀時把電話調較成靜音、去某些沒人打擾的地方閱讀等。 但是,除來外在減去外在滋擾以增加效率外,原來還有方法可以增加閱讀的效率。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可以令大家保持專注力以及效率的方法: 15分鐘閱讀法。 其實理論很簡單,假設你準備利用大概一小時看一本書,你可以把這一小時分開成四個15分鐘,每個十五分鐘之間加入一分鐘的分心休息時間。

這樣不會很分心以更更沒效率嗎?

這個方法其實背後的理論其實是應用了心理學的初始和結尾效應。 你有沒有發覺,在剛剛開始工作或閱讀的頭五分鐘至十分鐘,效率特別地高,專注力也十分充足。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專注力開始下降也更容易地感到分心。 這是因為人的專注力不能維持太長的時間。 不過,如果你繼續下去並支持到接近完成(剩下最後五分鐘),你的效率又會重新提升。

以上這個情景就是初始和結尾效應的例子。

15分鐘讀書法就是這麼簡單

這個方法作了一個假設:

你的初始和結尾效應分別有五分鐘

一起來算一道數學題: 假設你一口氣讀六十分鐘,你最有效的時間是頭和尾的五分鐘,那你只有10/60 = ~17% 的高效率時間。 但是,如果你把時間分為十五分鐘,當中有10分鐘是高效率時間,那你就有10/15 = ~67%的高效率讀書時間。

在一段60分鐘的時間有這麼高的效率能夠讓你看得更多更快以及更深入,這就是15分鐘閱讀法的好處。

你必須試驗並調整

正如上文所說,這個方法需要為你的初始以及結尾效應作一些基本的假設,但是這兩個時間可能因人而異,你必須找出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時間。

另外,你可能會想為什麼不把時間再進一步縮短以達到100%? 這個情況就好像極端版的蕃茄工作術一樣: 為什麼不把時間由25分鐘縮短到5分鐘,這樣工作效率不就可以因為時間的壓力而進一步減少?

這樣其實是不合理的,我們必須有一個合理的最少時間以讓我們的專注力或效率作出一個基本的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這個方法十分簡單而且容易執行,我十分建議各位可以試一試,看看能不能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從而令自己在閱讀時可以讀得更多、了解得更多。

當然,持久地閱讀而不受打擾亦能做到很高效率,這個方法純粹為一些想令到自己閱讀更有效的人而設,始終閱讀習慣因人而異。

不知你覺得這篇文章如何呢?覺得不錯的話希望你可以分享,令我們有更大的動力去做得更好。

你又有沒有哪本書想向我們推介? 歡迎留言給我們。

看更多文章: https://goo.gl/dwFt0L

另外,我誠意邀請你Follow 我們的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parktake_app 以追綜我們的最新動態。

--

--

Sparksine
Sparksine

Written by Sparksine

城市人經常會因為忙碌以及不知道看什麼而放棄閱讀。Sparksine每週為你選一本書以及整合當中的重點內容。讓你能在忙碌的生活享受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