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討厭你的人對你產生好感?

Sparksine
3 min readJan 12, 2018

--

本文轉貼自Sparktake Blog

人際交往或許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 -人性的弱點

無論什麼地點以及環境,我們總會遇上討厭自己的人。 本文希望透過跟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小技巧,讓討厭你的人能對你產生好感。

為什麼我們要討好這些討厭自己的人? 因為在社會中,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另外,減低別人對自己所產生的不滿或厭惡程度,可以防止自己突然被惡意中傷。

當然,值得我們遠離或我們討厭的人,則不需要對他們採取任何行為。

富蘭克林效應

問大家一個問題,假設有一個人很討厭你,你想討好他,你會想使用以下哪一個方法去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

  1. 要求對方為你做一些小事,如:借你一本書、跟你分享數據流量或外置充電器
  2. 做一些事討好對方,如:買一些小禮物、主動為對方做事

1,2,3…..如果你跟我一樣的話,應該會選擇2,因為這是一個我們從小到大都習慣的想法,有人送自己禮物,我們當然會感到開心。 就好像我們要在喜慶日子向家人、朋友以及另一半送禮一樣。

但是,更好的方法,正正跟我們的直覺相反。 更可取的做法是1: 要求對方為你做一件小事。

這個方法叫做: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是美國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以及作家。 他曾經分享過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當時,他有事求助於另外一位難搞又麻煩的議員。 因為事情實在太趕急的關係,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用討好的方法去討好對方。

因此,他選擇了一個十分出人意表的做法。 他知道對方有一本平常不容易借閱或找到的書。於是,他向對方借取,那人亦同意了。

「接著,他在議會中主動跟我聊天,並說他會隨時願意幫助我。」

富蘭克林認為:我們對自己曾經幫助過的人所產生的好感比我們沒有幫助過的人多。 所以富蘭克林效應可以讓我們令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

心理效應

在1960年代,一位心理學家Jon Jecker曾經嘗試做過一個實驗去證明富蘭克林效應是否真的有效。

實驗十分簡單,他首先安排了一群人進行一些簡單的行測試並給予他們一些金錢作為獎勵。

在受試者取錢離開時,研究人員向受試者請求回贈剛剛所得的部份金錢,他們以下的兩段文字進行勸說:

  1. 「你可以退還一些錢給我們嗎?因為這是用我們的私人資金所出,我們的錢不太足夠。」
  2. 「你可以退還一些錢給我們嗎?因為這是用我們的心理學系的資金所出,學系最近十分拮据,錢不太足夠。」

事後,實驗機構再要求所有人對剛剛的研究人員進行評價。

結果所得: 曾幫助過以第一種說法去請求幫忙的人會給予相關人仕更高的評價。

這說明了:我們會對那些受過我們幫助的人產生更大的好感。

溝通方法

在看過以上的方法後,我建議大家在面對人事問題時,向對方作出一些小請求。

回想一下自身的經歷: 你有曾經嘗試討好別人嗎?在過程中,你用了哪一種方法? 這些方法有效嗎?

如果沒有效的話,你願意嘗試一下富蘭克林效應嗎? 請求對方為你做一件小事。

試一試吧,你可能會有所得著。

訂閱Sparktake文章:

http://www.sparktake.com/blog/

下載Sparktake

--

--

Sparksine
Sparksine

Written by Sparksine

城市人經常會因為忙碌以及不知道看什麼而放棄閱讀。Sparksine每週為你選一本書以及整合當中的重點內容。讓你能在忙碌的生活享受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No responses yet